军队文职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考试指导 > 文章

2020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应试技巧备考

华图教育

为帮助广大考生明确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大纲和复习方向,现将大纲目录出示如下:

从大纲目录来看,考点分布之广,涉及知识点之多,与考研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考点几乎涵盖了大学里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研修的重点科目,包括语言学方面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文艺学方向的文学理论,文学方面的古今中外文学史,还有文学创作理论和实践。与考纲相匹配的参考书目,加起来也有十来本。如此繁重的复习任务,倘若没有明确的复习策略,缺乏相应的备考指导,想要在笔试中脱颖而出,是难于上青天的。因此,根据2018和2019年的考试真题,分析考查重点,进而做好备考计划,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18年真题的考查特点:

(注:真题有两道选择题缺失,上图中选择题的分析总量为68道)

通过分析2018年的考试真题,可以看出,客观题以选择题呈现,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形式,题量较大,主观题题量少,主要涉及古诗词鉴赏题、写作题。题目涵盖面广,但都属于考试大纲的覆盖范围,多数客观题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备考难度。

再来看一下2019年真题的考查特点:

2019年的考试真题,题型与题量与2018年并无差别,依旧是70道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除主观题外,客观题中每个考点的题量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篇,语言学概论部分题量增多,但仍以单选题为主;第二篇古代汉语题量减少,新增1道多选;第三篇现代汉语单选增加3道;第四篇文学概论单选和多选题量均无变化;第五篇古代文学减少1道;第六篇现当代文学增加1道;第七篇外国文学总题量无增减;新增第八篇文学创作论影视文学创作部分单选1道。

综合近两年真题来看,前七篇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第八篇文学创作论和第九篇经典作品赏析主要是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考点的侧重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考生的复习重点应为第三、四、五、六篇,这几篇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主观题的第八篇和第九篇,主要考查文学创作能力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该部分复习应主要掌握答题策略。

(一)文学常识类,如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以识记、理解为主,把握考纲中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艺术特色,以及文学思潮、流派等。只要复习细致到位,常看常记,不忽略细小知识点,考试时可轻松应对。如:

12.“建安七子”中( )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称其为“七子之冠冕”。【18年真题】

A.陈琳 B.孔融

C.曹植 D.王粲

【答案】D

【解析】王粲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

6.不属于“寻根文学”的是( )【19年真题】

A.刘心武《班主任》 B.阿城《棋王》

C.韩少功《爸爸爸》 D.贾平凹《商周系列》

【答案】A

【解析】寻根文学80年代兴起,倡导者是韩少功、阿城、郑义等青年作家。作家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代表作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的《商州初录》、阿城《棋王》、史铁生《命若琴弦》、王安忆《小鲍庄》等。“伤痕文学”得名于卢新华的知青题材短篇小说《伤痕》,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刘心武的《班主任》。

(二)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部分,知识点较琐碎,理论性较强,复习起来有难度,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练习。

如:

6.许慎所说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指“六书”中的( )【18年真题】

A.会意 B.形声

C.象形 D.假借

【答案】C

【解析】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

15.“葡萄酒”所体现的语素和词的关系是( )【19年真题】

A.两个语素、两个词 B.一个语素、一个词

C.两个语素、一个词 D.三个语素、两个词

【答案】C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就是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葡萄”是其他类的连绵词,所以是一个语素,“葡萄酒”双向都可以被替换,如葡萄干,白酒,因此“葡萄酒”是两个语素。

53.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可以把《桃花源记》《白鹿原》《变形记》分为( )等类型。【19年真题】

A.理想型文学 B.现实型文学

C.抽象型文学 D.象征型文学

E.浪漫型文学

【答案】ABD

【解析】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比如《白鹿原》;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比如《桃花源记》;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比如《变形记》。

(三)第九篇经典作品赏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期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在考试大纲第九篇明确列出了考查的具体篇目。18年和19年考的都是对古诗词的鉴赏。

18年真题如下:

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出边塞怎样的景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2.分析这首词的意境构成和风格特征。

19年真题如下: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国风·秦风·无衣》)

请回答: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2)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及其含蕴的传统文化精神。(4分)

从考试真题可以看出,考试的侧重点在于古诗词鉴赏,尤其是对战争类爱国主题的诗词考查倾向较为明显。题型涉及到分析景象画面、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主旨。这类题答题时,如果没有清晰的答题思路和较为准确规范的答题术语,是很难组织答案的,更不用提拿高分了。切忌胡乱拼凑,缺少答题要点。因此,在复习这一模块时,应重点掌握常考诗歌鉴赏题型的答题技巧,做到条分缕析,语言规范。

比如分析景象、意境型的题目: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诗中展现的画面。

①分析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虚实、时间、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

②分析画面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诗歌主旨,或诗歌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也可以分析景象画面的描写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要结合题目要求具体作答。

答题示例:

问:词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出边塞怎样的景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步骤一)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寥廓荒僻的特异风景。(步骤二)

流露出作者对战争形势严峻的担忧,奠定了全词萧瑟悲凉的感情基调,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步骤三)

(四)第八篇文学创作论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学创作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主要文学体裁的创作能力。18年只有作文题,没有客观题;19年考查了1道影视创作的客观题,另有1道作文题。

18年作文题:

你生活里任何一个片刻对父母来说都很新鲜。如果让你从手机里挑一张照片发给你父母,你会挑哪张?请构思创作一篇散文或微型小说,描述关于这张照片承载的生活和情感,题目自拟,字数800。

考题贴近生活实际,文体是散文或小说,可见,在作文的命题方式上,不难准确立意。关键在于对散文或小说的创作能力,考查要求较高。如不能轻松驾驭这两种文体,写出一篇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文章,作文容易丢掉半壁江山。

19年单项选择题:

50.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色彩是其中重要表意元素之一。在《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中,运用最突出的色彩是( )。

A.黄色 B.红色

C.白色 D.黑色

【答案】B

【解析】张艺谋被称为“偏爱红色的导演”,这个华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反复地出现在他的电影画面中,承载着大主题下的象征和暗喻。《红高粱》中,他把白色的高粱酒变成了红色,把绿色的田野变成了跳跃的红土地,突兀的红色在荒凉的背景下展现出一种苍凉而又蓬勃的生命力。而在《秋菊打官司》中最鲜明的色彩就是红辣子的红,这种红代表了一种生命的坚忍不拔和命运的顽强不屈,具有深远的表意和暗喻意义。

19年作文题:

阅读下面背景资料,结合个人实际撰写一篇散文,反映自己选择报考军队文职人员的心路历程。要求内容充实,主题突出,观点明确,叙述生动,文字精练,情感真挚。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文职人员,火热军营欢迎你

2018年7月10日,历史会记住这一天。当日晚,我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工作全面展开。消息一出,网上火爆:近千家网站迅速转发此消息,140多家网站将此消息置顶;半小时内的点击量达“千万+”;次日起,各军兵种、各省军区的招考消息在网上再续热点……

军队文职人员招考的消息为何如此火爆?浏览网上跟帖,有“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待遇有保障”的“就业论”,有“军队招揽人才,我何不去试试”的“参与论”,有“每个青年心中都有一个从军梦,军队招考文职人员,给了那些没能穿上军装的人一个到部队工作的机会”的“圆梦论”……不管报名者的初衷是什么,能踊跃报名,本身就是军队文职人员岗位吸引力的体现,本身就是一种对军队建设的关心。在爱上军队文职人员N个理由的背后,反映的是广大青年可贵的国防意识。

(节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7月18日第6版)

首先,文章的文体是散文。其次,文章内容反映自己选择报考军队文职人员的心路历程,需要结合个人实际。再次,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该文学创作题针对性强,要求考生结合个人实际写报考军队文职人员的心路历程。此处,“心路历程”指思想变化过程,考生写作时可以谈了解到军队文职招聘消息后自己的备考计划,可以谈自己是如何深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职责、贡献的,还可从国防意识、强军梦想、大国重器等角度作文。

作文分值大,实际写作难度高。考生需要加强散文的写作能力,从审题、立意、布局、语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训练。

比如,在作文的语言方面,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要有文采,主要是指描形绘色、写景状物时能够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增强文章文采的实用方法。

1.美化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窗口,这个窗口要“靓”,即醒目、漂亮。题目“给感情一把尺”“放飞孩子”“路是月的痕”都比较形象。其他形式的题目有:矛盾式,如“没有翅膀的飞翔”;并列式,如“诗人·明月·黄花”;引用诗句式,如“独上高楼”;化用歌词式,如“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

2.修辞开头

整句是指字数基本相等,句式基本整齐的句子,排比、对偶就属于整句。如有一学生的作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开头写道:

人在仰视时易低估自己,俯视时易低估别人;得意时易自狂,失意时易自卑。这些对人对己的认识显然都是错误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轻视别人。有道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一段话文采思想兼具。又如高分作文《感受乡村》的开头:

在那泥一层,水十层,沙百层,岩石千层的地心,夏榆在行走,无数的煤矿工人在行走……他们远离世俗喧闹,他们远离日常场景,他们呼吸着千百年来腐朽的气息,他们忍受着黑暗带来的未知与恐惧。然而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黑暗,选择了在黑暗中行走。

除对偶、排比开头外,还可以采用比喻手法、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的语句,或引入一个小故事。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波斩浪而行。目的地:彼岸。靠什么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人生征途,遥不可知。在追求人生目标的途中,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

借助形象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3.审美转化

现实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山川房屋、田野大地,鸡犬虫鱼、山羊白兔,英雄豪杰之辈与怯懦猥琐之流皆可入文。但我们如果不赋予这些形象以丰富深刻的精神,所写的形象就是没有深度、没有美感的形象。狄德罗曾经说过,艺术家首要的任务在于寻找重大的思想。罗丹也明确指出:“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是如此美丽的外表旧形,而是那好像使身体透明发亮的内在光芒。”这里讲的“美丽的外表旧形”,就是纯自然形象;“透明发亮的内在光芒”,就是具有深刻精神的审美形象。如果我们抓住了事例的审美形象,将使文章境界大开。如《祖国》一文有这样几句:

祖国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它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一片土地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和发生于其中的事。然而,当苏轼放言“大江东去”的时候,当岳飞歌咏“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时候,当文天祥写下“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时候,当于右任悲鸣“山之上,国有殇”的时候,当毛泽东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候,祖国是什么的答案还会这么简单吗?

文章中的“放言‘大江东去’”“歌咏‘八千里路云和月’”“写下‘零丁洋里叹零丁’”“悲鸣‘山之上,国有殇’”“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是苏轼、岳飞、文天祥、于右任、毛泽东等人的审美形象。他们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伟人,而是有着丰富审美意蕴的精神丰碑,这就是用审美形象铸就的文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点一滴的进步才能登上胜利的顶峰。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做好复习计划,戒骄戒躁,稳扎稳打。预祝各位考生胜券在握,马到成功!

上一篇: 2020年军队文职法学专业的备考建议

上一篇: 军队文职人员和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有什么区别?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