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备考资料 > 文章

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每日一练(6.11)

华图教育

1. “日月阴阳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

A. 立春

B. 春分

C. 惊蛰

D. 清明

2. 下列关于我国文化知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兄弟或姊妹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叔、仲、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叔”是老二,“仲”是老三,“季”是最小

B. 农历二十四节气歌中,“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露”对应的是“寒露”节气

C. 我国古代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其中的辰时对应现代时间7:00-9:00,申时对应现代时间的17:00-19:00

D. 《荀子》有言:“耆艾而信,可以为师。”古时称60岁为耆,50岁为艾

3. 下列古代诗人别称正确的是( )

A. 李贺——诗魔

B. 刘禹锡——诗豪

C. 白居易——诗佛

D. 王维——诗鬼

4. 下列属于中医别称的是( )

A. 杏坛

B. 黄芪

C. 砭石

D. 岐黄

 

 

1.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题干中说“日月阴阳两均天”可见当天日夜平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日夜平分的只有春分和秋分。“桃花”、“纸鸢”可见这时候是春天,推断可知本句描写的是春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古人为兄弟姐妹排行,从大到小的顺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故排除。

B项,“露”应当指“白露”,而第一个“秋”指“立秋”;“处”指“处暑”;第二个“秋”指“秋分”;“寒”指“寒露”,故排除。

C项,申时对应现代时间有误,应为“15:00-17:00”,故排除。

D项,关于我国文化知识的表述无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3.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A项错误;

B项,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B项正确;

C项,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C项错误;

D项,王维是“诗佛”、李贺是“诗鬼”。D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4.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医别称有岐黄,杏林,悬壶,医中圣手等;

A项,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故错误,排除;

B项,黄芪是豆科黄耆属植物。黄芪是一味中药,为常用中药材之一。故错误,排除;

C项,砭石者,以石治病也,是通用名称。而运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术,砭术是中医的六大医术之一,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故错误,排除;

D项,在提到古代医药时,常用“岐黄”一词。故正确,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上一篇: 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每日一练(6.10)

上一篇: 2022年军队文职自然常识题型——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答题技巧【科学技术】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