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备考资料 > 文章

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每日一练(6.23)

华图教育

1.下面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 他才来,许多人都不认识。

B. 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C. 李明回到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战友在谈心。

D. 他在发来的E-mail中说,经过多方努力,厂子里三分之二的陈旧设备得到了置换。

2.要想把学生的目光和心思真正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第一批00后已经进入大学校园,并将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的背景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已经养成了从互联网上获取学习资源的习惯和能力,大学教师不再是专业知识的________,不再是学生心目中当然的权威。如果教师仍然延续过去的教学方式,向他们讲授低阶、陈旧的知识内容,必定无法吸引大学生们的关注。就算把大学生强按在教室里,他们也会________。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传播者九霄云外

B.传授者三心二意

C.垄断者心不在焉

D.把持者天马行空

3.甲、乙、丙三人种树,甲的任务量是乙的2倍,是丙的4倍,甲每天种48棵树,乙每天种30棵树,丙每天种20棵树,甲完成任务的时间比乙多5天,比丙完成任务量的时间多10天,则甲、乙、丙总共种了多少棵树?

A.1500

B.1680

C.1800

D.2100

4.现公司有一项工作需要完成,有三名员工可做这项工作,若由较快的两名员工来做,需要12天,由较慢的两名员工来做,则需20天完成,若由三名员工共同去做,则只需10天即可。现由于公司工作较多,只能派三人中的一人来进行这项工作,并且将此人的效率翻一番,问最少需要多少天可以完成该项工作?

A.10

B.15

C.20

D.30

 

 

1.【答案】B

【解析】A项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许多人不认识他”,也可以理解为“许多人他都不认识”。C项有歧义,“他的战友”是李明的还是老朱的,指代不明。D项的“三分之二”是指所有设备的“三分之二”,还是陈旧设备的“三分之二”,语义不明确。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根据“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已经养成了从互联网上获取学习资源的习惯和能力”可知,现在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元,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而以前专业知识可能需要从专门的人(比如大学教授)那里获取。因此,C项“垄断者”和D项“把持者”符合文意。而作为大学老师,他们还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和“传授者”,由此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语境。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就算把大学生强按在教室里,他们也会不认真。C项“心不在焉”意思是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符合文意。D项“天马行空”比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多用在评价写作、绘画和书法等方面,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九霄云外: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非常遥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三心二意:意思是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也指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

3.【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设丙种了y棵树,完成任务的时间是t。

第二步,则根据题意,甲种了4y棵树,完成任务的时间是t+10;乙种了2y棵树,完成任务的时间是t+5,列方程,4y=48×(t+10),2y=30×(t+5),y=20t,

解得:t=15,y=300,甲乙丙总共种了4y+2y+y=7y=7×300=2100棵。

因此,选择D选项。

4.【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

第二步,工程问题,给定时间型,直接考虑赋值法。赋值工作总量为60(12、20、10的最小公倍数),设三人的效率为a、b、c(令a≥b≥c),则a+b=,b+c=,a+b+c=。解得a=6-3=3。

第三步,因为a的效率最高,所以要想用时最短则必定是由a来完成这项工作,时间t=天。

因此,选择A选项。

上一篇: 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每日一练(6.22)

上一篇: 2022年军队文职自然常识题型——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答题技巧【科学技术】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