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考试指导 > 文章

广西2022军队文职汉语言专业知识80-90年代文学

华图教育

2021军队文职笔试成绩即将公布,考生可以登录军队人才网(http://81rc.81.cn/)凭准考证信息或自己身份证信息查询自己的笔试成绩。同时,2021军队文职面试入围名单也会一同在军队人才网(http://81rc.81.cn/)进行公布,考生可以自行下载查看自己是否入面。

80-90年代文学

1.“伤痕文学”得名于卢新华的知青题材短篇小说《伤痕》,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的《班主任》。

2.反思小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比如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等。

3.改革小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代表作有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张炜的《古船》等。

4.寻根文学:作家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代表作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韩少功《爸爸爸》、史铁生《命若琴弦》、王安忆《小鲍庄》等。

5.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在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小说以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为历史舞台,以白、鹿一族两支的人物为主人公,将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的历史事变以及关中所经历的天灾人祸都投放到这个舞台上,写白鹿村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自然和社会事变中的挣扎、奋斗、困惑和苦恼,以及自然本性和社会道德的冲突、文化遗传和现实变革的交战。因此被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

6.王安忆作品有“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还有《长恨歌》《小鲍庄》《发廊情话》等。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上一篇: 湖南2022军队文职汉语言专业50-60年代文学

上一篇: 军队文职人员和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有什么区别?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