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合行为作为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其发生的基本条件有( )。
A.关系密切的群体
B.结构性压力
C.触发性事件
D.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E.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化
2.数字出版的显著特征包括( )。
A.内容生产数字化
B.管理过程网络化
C.产品形态数字化
D.传播渠道数字化
E.传播渠道网络化
3.以下关于“出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谓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B.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
C.编辑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
D.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有印刷、光盘压制等,但不包括计算机下载。
E.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4.根据《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方法》,下列哪些选题需报备案( )。
A.《新编诸子集成今注今译》(第一辑,计100种,约3000万字)
B.《红尘净土的信仰——藏传佛教史》(通俗宗教史读物)
C.《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教学用书)
D.《抢劫的一百种方式》(少儿版)
E.《斯大林传》
1【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集合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一般认为,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结构性压力。例如,在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焦虑和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2)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或公开度极低的状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等。
2【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数字出版的特征。数字出版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第一,内容生产数字化。第二,管理过程数字化。第三,产品形态数字化。第四,传播渠道网络化。
3【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出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C项,编辑不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而是对作者创作的已有作品进行选择、优化。接受原始信息,将其归纳成知识,形成编辑加工对象的作品,这主要由作者完成。已有作品的形成过程属于作者创作过程,不属于出版活动,而是出版活动的前提。D项,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有印刷、光盘压制、集成电路卡制作、计算机下载等。在商品经济中,作品复制的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4【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选题备案。根据《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方法》,A项属于第十三条大型古籍白话今译的选题(指500万字及以上的项目);B项属于第五条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选题。E项属于第十条涉及前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兄弟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的选题。D项违反了《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不允许出版。
上一篇: 2022军队文职笔试专业科目出版学单选
上一篇: 2024年文职考试图书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