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安置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试题资料 > 文章

云南省2022年军转干笔试模拟:历史人物

华图教育

1.单选题

下列战争与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垓下之战—刘邦、项羽

B.桂陵之战—庞涓、孙膑

C.长勺之战—白起、赵括

D.城濮之战—晋文公、楚成王

2.单选题

下列我国古代国家行政机构不具有行政监察职能的是:

A.御史台

B.太常寺

C.六科给事中

D.都察院

3.单选题

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A.锦帆未落干戈起——隋炀帝

B.烽火四起戏诸侯——周宣王

C.一骑红尘妃子笑——唐睿宗

D.车同轨,书同文——周武王

4.单选题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

B.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

D.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

 

 

1.【C】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垓下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02年,刘邦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率骑兵突围,渡过淮河后被汉兵追上。项羽逃到乌江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刘邦彻底赢得胜利。

B项正确,桂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54年,魏国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乘魏国国内空虚,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中了齐军埋伏,大败而归。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例。

C项错误,长勺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齐鲁两军在长勺相遇,但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而后鲁军一鼓作气,大败齐军,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长勺之战涉及的历史人物是曹刿;白起、赵括是长平之战涉及的历史人物。

D项正确,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B】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御史台,古代官署名。御史台的职责是纠察弹劾百官过失,是封建国家专司弹劾的监察机关。

B项错误,太常寺,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改称太常。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

C项正确,明代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

D项正确,都察院,官署名。明清全国最高监察机构。掌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3.【A】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锦帆未落干戈起”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汴水》,这首诗反映了: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惹得民不聊生,起义军掀起推翻隋朝统治的浪潮。

B项错误,“烽火四起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对应的人物为周幽王,而非周宣王。

C项错误,“一骑红尘妃子笑”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讲的是杨贵妃喜欢荔枝,皇帝唐玄宗找人快马相运,意思是速度很快,只能看到滚滚烟尘却没有看到烈马掠过。对应的人物为唐玄宗和杨贵妃,而非唐睿宗。

D项错误,车同轨,书同文是一个汉语成语,是谓车轨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对应的是秦始皇,而非周武王。

故正确答案为A。

4.【B】

:A项错误,《论语》为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而非孔子所作;

B项正确;

C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且孔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名;

D项错误,“民贵君轻”为孟子提出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B。

上一篇: 云南省2022年军转干笔试模拟:洋务运动

上一篇: 2022湖北军转安置备考之公基知识点试题指导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