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指的是信使
B.“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指的是建功立业的抱负
C.“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劳歌”指的是送别歌曲
D.“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中的“昆山玉”指的是杰出人才
2.单选题
话说当时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咐道:‘此殿内镇
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 关于这段文字所属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神魔小说
B.其作者与曹雪芹生活在同一时期
C.“白帝城托孤”是书中的一个情节
D.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
3.单选题
下列哪句古诗描写的旅行方向与其他三句明显不同?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单选题
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卧薪尝胆——勾践
B.退避三舍——晋文公
C.完璧归赵——蔺相如
D.纸上谈兵——沈括
1.【B】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此句诗的意思是: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青鸟”指的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B项错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出自唐代王绩的《野望》。此句诗的意思是“大家彼此互不相识相对无言,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后以“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而不是建功立业的抱负。
C项正确,“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出自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典出《文选谢混〈游西池〉诗》:“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劳歌本为古时劳作者有所感发,相从而作的歌。后以此典形容奔波辛劳;也形容思友、送友等歌。本题中即为送别友人歌曲。
D项正确,“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送李中丞赴楚州》。“昆山玉”典出《晋书卷五十二郄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晋郄诜对策第一,以昆山片玉自比。后世以“昆山玉”比喻优秀的人才,也借以咏科举登第。本句讲的是刘禹锡回想李中丞科举登第后,携手下扬州。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D】
:A项错误,题干说的是《水浒传》开头北宋朝廷太尉放走108将的故事情节,所以本题说的是《水浒传》。我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指的是《西游记》。B项错误,《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他生活于元末明初,曹雪芹生活于清代。C项错误,“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D项正确,《水浒传》描写的正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
故正确答案为D。
3.【B】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江陵指今湖北江陵县,因此旅行方向为由西至东。
B项错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巴峡在今重庆境内,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诗人从四川回故乡河南,旅行方向为由南向北。
C项正确,“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位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因此旅行方向为由西至东。
D项正确,“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渝州位于今重庆一带,因此旅行方向为由西至东。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4.【D】
:D项错误:“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A项正确:“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这个典故出自北宋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史记》中记载了越王勾践“尝胆”的故事,但没有提到“卧薪”,这是苏轼发挥想象,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而创作出来的成语;
B项正确:“退避三舍”出自《左传》,讲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现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C项正确:“完璧归赵”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赵国著名政治家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