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安置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备考资料 > 文章

2022年北京军转干人文常识考试备考试题之《史记》

华图教育

1.单选题

下列源自《史记》的成语与其具体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A.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

B.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C.运筹帷幄——《史记•平原君列传》

D.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所描写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描写的是射箭

B.“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描写的是捉迷藏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的是弹琵琶

D.“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下象棋

3.单选题

下列教育家与其代表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A.韩愈——《师说》

B.颜元——《存学编》

C.孟子——《劝学篇》

D.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4.单选题

在国家治理上,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理念。下列德治理念出自《论语》的是:

A.以德为国者,甘如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

D.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C】

:本题主要考查《史记》有关内容。《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A项正确,破釜沉舟意为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不留退路,与敌人决一死战。该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B项正确,“鸿鹄”即天鹅,鸿鹄之志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该成语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吴广由此揭竿而起,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项错误,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该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而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的成语有毛遂自荐等。

D项正确,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该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照搬兵书理论,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C】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出自北宋诗人寇准的《纸鸢》。全诗歌风筝以咏志,通过写风筝需要外力依托才能飞翔,以物喻人,尽显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项错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全诗描写了昏暗的树林中,将军开弓射箭后发现箭已深深陷入石棱中的景象,突出了将军射箭技艺的高超。

C项正确,“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句描写了琵琶声错落有致,疾乱中自有章法,像珍珠掉落玉盘一样清脆动听。

D项错误,“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突出了京剧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因此描写的是戏台,而不是下象棋。

故正确答案为C。

3.【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主要涉及教育学的相关内容。

A项,正确:《师说》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B项,正确:《四存编》是颜元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四存编》包括《存学编》、《存性编》、《存治编》、《存人编》。

C项,错误:《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D项,正确: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4.【B】

:B项正确:该句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大意是“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这句话代表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A项错误:该句出自《春秋繁露•立元神》,不是出自《论语》。

C项错误:该句出自《荀子•富国第十》,不是出自《论语》。 D项错误:该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不是出自《论语》。

故正确答案为B。

上一篇: 2022年北京军转干考试备考之客观单选解答

上一篇: 2022年湖北军转安置公基部分试题及答案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