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安置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备考资料 > 文章

广东省2022年军转干笔试人文考点备考冲刺(单选)

华图教育

1.单选题

“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利害关系密切,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损害,这个成语最初指代的

之间的关系:

A.两个物体

B.两个人

C.两个国家

D.两个器官

2.单选题

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C.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D.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单选题

下列作品与评价对应不正确的是:

A.《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B.《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C.《儒林外史》——一部儒林,终之以琴,滔滔天下,谁是知音

D.《聊斋志异》——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4.单选题“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下列诗词描写“雁门关”的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B.出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

C.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C】

“唇亡齿寒”本意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一方遭难,另一方也难免。它最初代表两国之间的关系,典出《左传》: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故正确答案为 C。

2.【A】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诗句出自李白的《赠汪伦》,描写汪伦在桃花潭送别李白的情形,抒发友人之情,未用典故。

B项正确,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蓬山”“青鸟”典出自《山海经》,西王母居于蓬莱仙山之上,青鸟是她的使者。

C项正确,诗句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亲射虎,看孙郎”典出自《三国志》,“孙郎”指孙权,一次出巡中,他的坐骑为猛虎所伤,他仍镇定地在马前击毙猛虎。

D项正确,诗句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东篱”为菊圃的代称,典出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暗香盈袖”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A。

3.【D】

A项正确,《桃花扇》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剧名著,其主旨,即剧中《开场》中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全剧有两大线索:一是明线,即“离合之情”,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线索;二是暗线,即“兴

亡之感”,作者在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本人在南明灭亡、江山易主时的感怀之情,排除。B项正确,“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现在《红楼梦》的开篇第一回,曹雪芹先生开篇明义,也为整部小说的概述大意,排除。C项正确,《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选项确实是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排除。D项错误,“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是鲁迅对《西游记》的评价,不是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D。

4.【A】

A项正确,“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出自唐朝李贺《雁门太守行》,描写的是雁门关;B项错误,“出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出自清朝尤侗的《出关行》,描写的是山海关;C项错误,“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出自清朝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描写的是嘉峪关;D项错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出自南宋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沙场”泛指战

场,并不特指某个地方。故正确答案为 A。

上一篇: 广东省2022年军转干笔试诗词文学单选练习讲解

上一篇: 2022年湖北军转安置公基部分试题及答案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