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次军转安置考试中,关于古代科技文化常识中,选项排序问题及拓展内容一直是考生所面临的难点,这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简便的方法整理复习,以便选择做题中保证做对、做会。
1.单选题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朝达到空前繁荣,这在唐诗中就有大量记载,下列诗句中,描写物质文化借丝绸之路传入 中国的是()。
A.养蚕缫丝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D.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
2.单选题
如果能够穿越到秦朝,最可能看到的事情是
A.士兵使用铁制武器
B.客栈里邻座在吃玉米
C.妇女边聊天边剪纸
D.学者收藏雕版印制的“四书五经”
3.单选题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将领,以下业绩中,不属于他的是
A.组建新军
B.修筑长城
C.新疆平叛
D.抗击倭寇
4.单选题
1927 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 )思想。
A.游击战争
B.农村包围城市
C.支部建在连上
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5.单选题
“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是用于纪年的一种方法。“十二生肖”之说起源于:
A.春秋战国
B.东汉
C.西汉
D.宋代
1.【D】
解析:A 项错误: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凉州行》,描述了胡人汉化,学习汉人的农桑生产,织成一匹一 匹的绢帛,用来制作旌旗围绕在营帐四周。表明了农桑技术由汉地传入西域。
B 项错误:同样出自王建的《凉州行》,也说明了胡人从前是不懂农事的,现在也学汉人种起禾黍(指粮食作物) 来。同样表明了农桑技术由汉地传入西域。
C 项错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法曲》,女人都愿嫁给西域的男子为妻而学习西域的衣着打扮,那些以歌舞为业 的歌女也愿学习西域的音乐舞蹈来表演。表明歌舞从西域传入汉地,但歌舞不属于物质。
D 项正确:出自杜甫的《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其中的玉和碗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品,且玉和碗是属于物质, D 项符合题目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 D。
2.【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需要结合选项具体分析。
A 项正确,我国铁器的使用,最早上溯到西周晚期,春秋战国的时候,铁制品使用范围扩大。秦朝在此时期之后, 因此在秦朝有可能看到“士兵使用铁制武器”。
B 项错误,原产美洲的玉米在明代才引进中国。秦朝早于明代,因此在秦朝无法看到“客栈里邻座在吃玉米”。
C 项错误,妇女边聊天边剪纸说明纸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了,公元 105 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 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从此之后纸才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秦朝早于 汉代,因此在秦朝无法看到“妇女边聊天边剪纸”。
D 项错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并在此期间盛行。秦朝早于隋唐,因此在秦朝无法看到“雕版印制的‘四 书五经’”。
故正确答案为 A。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人物的主要业绩。
A 项正确,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于是戚继光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 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B 项正确,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开始整修、加固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的长城,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C 项错误,戚继光并未参与到新疆平叛之中,他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 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新疆平叛多指清代左宗棠平阿古柏,收复新疆。
D 项正确,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C。
4.【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
A 项错误,“游击战”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战术,而且由于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熟悉的地形,通常应用于反侵略 一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最终夺取胜利,这是一种战争艺术。
B 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 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
C 项错误,“支部建在连上”是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从此 定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未来发展壮大的基调和底色。1927 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进行改编,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
D 项正确,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举行“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 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 转变。
故正确答案为 D。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常识的相关知识。
1975 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学者们认为,这 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另据《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一书,关于十二生 肖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而《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因此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就 已经确立并流传。
故正确答案为 A。
上一篇: 2023军队文职笔试会计学科目整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