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考试考什么?团职科目为《申论》;营职及以下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满分100分。《申论》全部为主观题,一律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要求作答。《公共基础知识》客观题部分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主观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作答。两个科目均不得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
1.单选题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七国之乱
B.五胡乱华
C.王与马共天下
D.梁武帝舍身佛寺
2.单选题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国教材全面落实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十四年抗战”是指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 始的抗战,包含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年。
A.1928
B.1931
C.1935
D.1937
3.单选题
下列各项所描写的人物中,与其它三项不处于同一时代的是:
A.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B.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C.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
D.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单选题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化模式,一种文化心态。在洋务运动时期,下列不属于“中体 西用”的内容的是:
A.西方军事装备B.西方政治制度
C.西方新式学堂
D.西方科学技术
5.单选题
下列场景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战国人使用象牙制品
B.屈原和宋玉饮酒作赋
C.霍去病向汉武帝上纸本奏议
D.商王武丁的妻子身穿丝绸服装
1.【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主要涉及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
A 项:错误,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 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B 项:正确,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 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C 项:正确,“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 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D 项:正确,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到了梁武帝时臻于鼎盛。据说当时仅建康(南京)城内就有寺院 500 余所,僧 尼达 10 万余人。主要原因是梁武帝一心崇佛,极力发展佛教。他本人曾几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 尚,被人称为“和尚皇帝”。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A。
2.【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历史的知识点。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 端,时间为 1931 年 9 月 18 日。
故正确答案为 B。
3.【D】
解析:D 项错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句诗出自杜牧的《题乌江亭》,意思是江东子 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所描写的人物是西楚霸王项羽。
A 项正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出自杜甫的《八阵图》,赞颂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第一句是从总的方 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 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
B 项正确:“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许劭对三国曹操的评价,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 世,就是奸雄。
C 项正确:“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是赞颂三国时期关羽的诗句,这句诗的意思是千军万马都不敢阻 挡他,单枪匹马可以斩杀上将颜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D。
4.【B】
解析:B 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不改变当前封建社会制度,采用西 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A 项正确:属于“中体西用”内容,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兴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和安庆内军械所等,增强了军事实力。
C 项正确:属于“中体西用”内容,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兴建了“京师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D 项正确:属于“中体西用”内容,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兴建了一批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的造船、炼铁、纺织和采矿 等技术,成立汉阳铁厂、开平矿务局等企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5 .【C】
解析:A 项正确:经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有使用如象牙匕、象牙笄等象牙制品。在古 代,象牙制品作为一种独特的动物制品,深受上等阶层的推崇。故选项所述场景有可能发生。
B 项不严谨:关于屈原的生卒年,史书上没有记载,后世学者有多种说法,大致有生于楚威王或楚宣王年间,卒于 楚襄王年间等说法。关于宋玉的生平也不详,据他的有关作品看,可能是楚襄王朝失职的贫士,根据权威的学术 典籍《历代赋辞典》,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大概只是屈原的后学,所以他俩还是有可能一起饮酒作赋的。
C 项错误:根据《二十六史精要辞典 • 上》(责任者:门岿主编;出版者:人民日报出版社)记载:“1957 年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灞桥一座古汉墓中,发掘出时间不晚于汉武帝时期(前 140—前 87)的纸。这种纸经过化 验,是用大麻和苎麻等原料制造的,取名‘灞桥纸’。‘灞桥纸’是迄今为止,我国和世界上人们发现的最早的 纸”。但是所谓“灞桥纸”究竟是何用途,学界尚没有一致答案,且其表面粗糙皱涩,甚至是未打碎的麻绳头, 无文字,也不便于书写。故霍去病向汉武帝上纸本奏议不大可能发生。
D 项正确:根据考古发现推测,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便开始养蚕织绸了,并且在仰韶时期便开始出 现丝绸织物,故选项所述场景有可能发生。
本题问的是“最不大可能发生”,单选择优,最不可能的是 C 项。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C。
上一篇: 2023军队文职笔试会计学科目整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