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备考资料 > 文章

2022年部队文职备考专业科目之古代汉语-引申方式有哪三种

华图教育

三种词义引申方式

(一)比喻引申。比喻义和比喻不同,比喻仅是临时打比方,其意义是临时的,一旦离开特定的语境,其临时意义就不存在,而比喻义则是约定俗成的固定在词义中的引申义。比喻义产生的过程是词的本义作喻体,被比事物作本体,本体的意义约定俗成后转化为引申义。如“周烈王崩,诸侯皆吊。”(《战国策赵策》),崩的本义为“山倒塌”。山倒塌地动天惊,而君王死也能震动臣民,两者有相象之处,所以用"山倒塌"比喻“君王死”。以崩的本义作喻体,没有出现君王死"作本体。

(二)借代引申。借代引申指引申义与本义是借代关系。借代义与借代不同,借代仅是临时换个名称,而借代义则是约定俗成的固定在词义中的永久性的代名词。借代义的产生过程以词的本义作为借体,本体的意义在约定俗成后转换为词的引申义。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原指“鳞片",这里代指"鱼”。词的基础义“鳞片"为借体,“鱼”为本体,“鱼”这个意义约定俗成后便转化为“鳞片"的直接引申义。

(三)象征引申。象征引申指引申义与本义是象征关系。象征义与象征不同象征仅是临时的以物托意,而象征义则是约定俗成后固定在词中的永久性的意义。如"赤”字本义是“红色”。汉民族对红色有特殊的感情,因而用红色象征忠诚。赤心奉国,何罪之有?”(《资治通鉴》),“赤心"即忠诚之心。象征又不同于比喻,比喻重在相似,而象征重在相托。如“红色”和“忠诚"没有相似之处只有感情上的联系,是以色托意。

上一篇: 2022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上一篇: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考笔试医疗岗位概述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