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安置

您当前位置: 部队考试首页 > 试题资料 > 文章

湖北军转2022年备考知识点:人文常识考纲内容考查

华图教育

2022年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转业军官安置统一考试报考指南,从公告来看,考卷满分100分。团职与营职及以下转业军官(含专业技术转业军官)实行分卷考试。

1.单选题

如果你“穿越”回汉代,你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是:

A.葡萄、胡桃

B.土豆、地瓜

C.火腿、豆豉

D.粽子、米糕

2.单选题

下列古代宫廷建筑与帝王对应错误的是:

A.鹿台——秦始皇

B.台城——梁武帝

C.思子台——汉武帝

D.大明宫——唐玄宗

3.单选题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过一系列重大胜利。下列不属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取得的大胜利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昆仑关大捷

C.镇南关大捷

D.台儿庄大捷

4.单选题

明成祖登基后曾派郑和出使西洋以加强同海外的联系。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 16 世纪初

B.郑和下西洋最远曾抵达地中海

C.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晚

D.郑和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

5.单选题

下列对“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的理解,错误的是:

A.该诗句的创作背景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分田分地”的实质是确立农民个体所有的土地制度

C.该诗句描述的景象发生在闽西地区

D.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基本任务是“打土豪,分田地”

1.【B】

解析:B 项符合题意:土豆即马铃薯,由于缺乏早期的文字记载,对于马铃薯何时传入中国的说法不一。 根据我国史学家考证认为,马铃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明万历年间。地瓜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哥伦布发现新 大陆后由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以后传到世界各地,传入中国时,正是明代万历年间。因此“穿越”回汉代不可 能吃到土豆和地瓜。

A 项错误:《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蒲陶”即今天所说的葡萄,而文中的“汉使”是指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张骞;胡桃曾经也被认为是张骞出使西 域时带回中国的,但 1972 年发现距今约 7000 多年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胡桃,推翻了此种说法。由此可见,若 “穿越”回汉代,葡萄及胡桃都有可能吃到。

C 项错误:豆豉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一书中,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因此“穿越”回汉代 可能吃到豆豉。而火腿起源于中国唐代以前,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描述“火脮,产金华者佳”的描述。 最早出现火腿二字的是北宋,苏东坡在他写的《格物粗谈饮食》明确记载火腿做法。因此回到汉代能否吃到火腿 不能肯定。

D 项错误: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据传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发明,汉代已有粽子是“芦叶裹米”的记载。

米糕拥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食品之一。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 代的扬雄在《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因此“穿越”回汉代可能吃到粽子和米糕。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2.【A】

解析:鹿台,商纣王所建之宫苑建筑,地点应在商都附近。周武王伐纣,商纣王发兵拒之于牧野(河南新 乡),发生大战。纣兵战败,商纣王逃至都城商邑(河南淇县)鹿台。因此鹿台与秦始皇无关,A 项错误。

梁武帝萧衍因为侯景之乱而饿死在台城。B 项正确。

思子台指汉武帝所作归来望思之台。C 项正确。

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 年),名永安宫,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而修建的夏宫,也就是避暑用的宫殿,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 17 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唐玄宗也在此处理朝政。D 项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A。

3.【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历史中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抗日战争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 1945 年 8 月 15 日结束,共历时十四年。

A 项不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发生在 1937 年 9 月 25 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115 师在平型关中歼灭日军精锐部队 1000 余人,缴获步枪 1000 余支、山炮 1 门,摧毁车辆 100 余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一次伟大的 胜利。因此属于抗日战争时期;

B 项不符合题意:昆仑关大捷发生时间为 1939 年 12 月 18 日至 1940 年 1 月 11 日,主要地点位于广西昆仑关,是 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因此属于抗日战争时;

C 项符合题意:镇南关大捷发生在 1885 年,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 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因此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

D 项不符合题意:台儿庄大捷发生在 1938 年,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消灭日 军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因此属于抗日战争时期。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C。

4.【D】

解析:A 项错误:郑和于 1405 年至 1433 年间七次下西洋,也就是说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十五世纪初;

B 项错误: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而不是地中海;

C 项错误:哥伦布于十五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晚于郑和下西洋;

D 项正确:郑和船队从江苏省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航线 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到非洲东海岸。

故正确答案为 D。

5.【B】

解析:该诗句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作于 1929 年,全文如下: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 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A 项正确,该诗句创作于 1929 年,这一时期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 项错误,1929 年《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 分给无田地及少地的农民耕种使用。”因此,归个体所有表述错误。

C 项正确,1929 年,朱毛红军入闽,攻占上杭,开展土地革命,毛泽东为这次胜利所振奋,创作了该诗。

D 项正确,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基本任务是“打土豪,分田地”。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上一篇: 黑龙江2022年军转安置:人文常识考点习题

上一篇: 2023军队文职笔试会计学科目整体分析

图书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