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的考查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时事热点、文学、计算机基础、法律等公共常识这一模块,容易丢分。
①公共常识
法律常识、医学急救常识、社交礼仪、时事热点、文学常识、现代高新科技成果、计算机基础等。其中法律模知识则会涉及宪法、国防法、兵役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的相关内容。
【考生回忆版试题】
1.下列属于我国《民法通则》立法目的的有()。
A.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B.正确调整民事关系
C.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D.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
2.成人心肺复苏时,脑外按压的频率至少为( )。
A.50次/分B.60次/分
C.80次/分D.100次/分
3.递接物品时应该要用左手递接。( )
A.正确B.错误
4.2019年12月11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首次()探测任务计划将于2020年择机实施。
A.火星B.金星C.木星D.水星
②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部分在去年的北京地区考过,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必考部分,所以如果考试大纲中没有规定,并不建议把其视为重点备考内容。
【考生回忆版试题】
1.某次同学聚餐,甲、乙、丙、丁、戊被安排在一张圆桌,圆桌边放着标有1—5号的五张座椅(未必按序排列)。实际就座时,甲、乙、丙、丁、戊五人均未按顺序坐在1—5号的座椅上,已知:
①甲坐在1号座椅右边第二张座椅上;
②乙坐在5号座椅左边第二张座椅上;
③丙坐在3号座椅左边第一张座椅上;
④丁坐在2号座椅左边第一张座椅上;
如果丙坐在1号座椅,则甲坐在()号座椅。
A.2B.3C.4D.5